歐洲空間局普朗克望遠鏡繪制的微波背景輻射圖是研究宇宙的重要途徑
騰訊太空訊 目前,科學家認為宇宙的結局可歸納為兩種,第一種是有限的宇宙;第二種是無限的宇宙。
有限的宇宙論認為宇宙具有可觀測的半徑,自137億年前的大爆炸后,宇宙就開始加速碰撞,由于地球并不處于宇宙的中心,因此137億光年不是宇宙的半徑。137億光年僅為大爆炸后光傳遞到地球的距離,在宇宙第一代恒星誕生之前,宇宙就開始膨脹了,因此現有的宇宙半徑還要考慮這部分因素。
有限的宇宙半徑可能達到950億光年,這數值是基于對宇宙真空能密度和紅移的分析結果,真實宇宙的半徑可能更大。同時,科學家的計算發現可觀測的宇宙中粒子數量為一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個,看起來很多,但對于廣袤的宇宙空間,這個數字依然少得可憐。
有限宇宙論認為地球處于可觀測宇宙的中,137億光年僅為光抵達地球的距離,既然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這個數值就無法代表宇宙的直徑。
無限宇宙論認為,如果你從地球向某個宇宙方向一直前進,你最終會進入重復出現的空間中,這趟星際之旅將在空間的不斷重復中度過。
那么宇宙是無限還是有限的呢?科學家也不知道答案。不過無限宇宙論更加令人著迷,如果你有很多時間往一個方向前進,最終你會發現一個相同的你,似乎我們能夠進入另一個平行宇宙空間。(羅輯/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為網絡用戶發布,其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其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歐洲空間局普朗克望遠鏡繪制的微波背景輻射圖是研究宇宙的重要途徑
騰訊太空訊 目前,科學家認為宇宙的結局可歸納為兩種,第一種是有限的宇宙;第二種是無限的宇宙。
有限的宇宙論認為宇宙具有可觀測的半徑,自137億年前的大爆炸后,宇宙就開始加速碰撞,由于地球并不處于宇宙的中心,因此137億光年不是宇宙的半徑。137億光年僅為大爆炸后光傳遞到地球的距離,在宇宙第一代恒星誕生之前,宇宙就開始膨脹了,因此現有的宇宙半徑還要考慮這部分因素。
有限的宇宙半徑可能達到950億光年,這數值是基于對宇宙真空能密度和紅移的分析結果,真實宇宙的半徑可能更大。同時,科學家的計算發現可觀測的宇宙中粒子數量為一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個,看起來很多,但對于廣袤的宇宙空間,這個數字依然少得可憐。
有限宇宙論認為地球處于可觀測宇宙的中,137億光年僅為光抵達地球的距離,既然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這個數值就無法代表宇宙的直徑。
無限宇宙論認為,如果你從地球向某個宇宙方向一直前進,你最終會進入重復出現的空間中,這趟星際之旅將在空間的不斷重復中度過。
那么宇宙是無限還是有限的呢?科學家也不知道答案。不過無限宇宙論更加令人著迷,如果你有很多時間往一個方向前進,最終你會發現一個相同的你,似乎我們能夠進入另一個平行宇宙空間。(羅輯/編譯)